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夕

【网络中国节·七夕】2024年网络中国节·七夕

来源:牡丹江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4-08-09 14:20     浏览:1442次

微信图片_20240809142459.png

  “网络中国节·七夕”档来了

  亲爱的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了解

  这个民间的传统节日吧↓

1723184832170893.jpg

  农历七月初七

  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最初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历经发展被赋予浪漫色彩

  成为一个象征爱情的节日

微信图片_20240809142337.jpg

  神话传说中

  七夕是牛郎织女这对恋人

  一年一次鹊桥相见之日

  在这一天的晚上

  人们会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

  这些无不彰显着

  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七夕·起源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晚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23184975886827.jpg

  七夕·习俗

  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1723185364810433.jpg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723185385288374.jpg

  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1723185401406089.jpg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1723185424189062.jpg

  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1723185453908107.jpg

  在今天

  七夕节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备受青年人的欢迎

  大家向心爱的人

  表达心中的爱意

  宣泄思念的愁绪

  在柴米油盐的长河中

  飘来几缕浪漫的柔风

微信图片_20240809143226.jpg

  爱情,从来都是令人向往的

  拥有一个相知相惜的爱人

  分享每日的点点滴滴

  相互尊重、鼓励、扶持

  才是最美好的样子

  爱情不易,良人难得

  相约真情,守望幸福

  今天大声告诉那个他/她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1723185204715106.jpg

  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朝朝暮暮

  岁岁年年

1723185242538136.jpg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