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小围炉,群众大民生
来源:安庆市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4-03 12:05 浏览:420次
海口镇开设“围炉课堂”,短短几个月已开展4期,在群众中得到热烈反响。把课堂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实现政策宣传由“下基层”向“驻基层”、农村教育由“要我听”向“我要听”转变,通过创新课堂形式、丰富学习内容,让课堂“接地气”“有朝气”“聚人气”,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为农村教育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形式多样让课堂氛围“活力十足”。“围炉课堂”可以为三五名群众“量身定制”讲小课,也能根据共性要求为几十甚至上百群众进行大规模宣讲。可以是农技专家和村民一起到田间地头实地操作,一边讲解一边做示范,村民一边观摩一边实验,农技现学现用、入脑入心。也可以是镇村干部与村民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拉近“心”的距离,搭建起干群“连心桥”。“围炉课堂”以最方便、最快捷、最准确的方式,让老百姓想知道什么就可以直接问什么。
内容丰富让听课收获“分量十足”。坚持群众“点菜”、课堂“上菜”,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确保老百姓都可以听得入耳、入脑、入心。一是镇村干部定期送理论上党课,让党员群众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过程中增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时刻铭记党的宗旨。二是干部入户讲政策,深入群众家中调节纠纷、化解百村民矛盾,就群众关心的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产权改革、征地拆迁、乡村振兴等政策问题现场答疑解惑与基层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三是专家田间地头讲技术,邀请农技人员和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走进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讲授农村实用技能技术。
突出特点让课堂载体“新意十足”。在课堂讲授中结合当地特点和实际用“土话”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课堂“接实际”“接地气”。充分整合利用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村书屋、日间照料中心、美丽乡村广场等场所,把“围炉课堂”与阵地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学习阵地和活动阵地有机统一起来。彰显身边榜样的“温度”,邀请优秀老党员、海口好人、“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人等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传导孝老敬亲、移风易俗等思想观念,让广大农民真正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过上好日子。
“围炉课堂”用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解疑答惑,从百姓的角度、百姓的站位帮他们解决困难,使群众坐得住、听得懂、愿意听、用得上,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村里民风发生大变化,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让党和国家政策在一线得到及时、有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