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四个坚持”加快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4-03 12:07 浏览:430次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大观区以“建设示范工程,引领老城发展,树立发展样板”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利用腾退空间培育新兴业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面貌,实施惠民工程增强群众获得感,推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取得积极进展。
坚持搬、调、延相结合,推进企业转型。大观区实施企业延链工程,保障实施石化100亿级转型项目和高新区曙光、泰发升级项目,加快力天环保增塑剂循环产业链项目建设,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确保2020年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实施园区调整升级工程,建设环保涂料产业园,开工建设上海台安新型防水卷材和嘉宝莉漆等项目,形成涂料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实施企业搬迁工程,开工建设菱湖漆搬迁改造升级项目;促进安庆亿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华成老厂区搬迁改建暨碳九重芳烃综合利用项目年内投产。
坚持拆、改、绿相结合,实施城市双修。完成老工业区壕埂、燎原、海口、城市危房三期等6个片区棚改拆迁。推进老工业区基础设施改造,启动石化厂区周边市政设施改造,完成腈北路、黄土坑西路、水上公园路、纺织南路、中通路等9条骨干路网建设,开工建设观成路、十里南路、通达路、顺风路等承接区骨干路网,完成十里片区雨污管网改造。继续推进海绵街区PPP项目建设,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启动物业市场化管理。建成腈北路、黄土坑西路、大王庙三个城市节点公园,开工建设十里片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启动环石化生态廊道建设。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完成集贤南路临街重要建筑物外立面改造提升,实施集贤南路和集贤北路亮化工程。确保一季度加快推进海口新区生态廊道项目,年内争取确定社会投资方,并签订框架协议。
坚持保、转、用相结合,留住老城记忆。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建成老工业区历史文化记忆馆,完成大观亭遗址公园和保护性建筑修复,启动大王庙街区修复前期工作。推进老厂区转型利用,实施石化俱乐部外立面和亮化改造,推进原农行学校、地区制药厂、塑料三厂等老旧建筑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建成开放锐鹰文化产业园和北正街特色街区。开放华茂工业记忆馆,强化胡玉美、柏兆记等老字号的传承与保护。推进老工业区教育资源整合,启动高琦小学十里校区和海口校区建设,启动第十七中学搬迁改造。
坚持腾、引、创相结合,厚植发展优势。加快老工业区空间、楼宇、厂房的老旧业态的腾退,着力引进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咨询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街区经济,实施老城业态更新。加大皖西南快递物流园和供应链整合基地建设,着力发展“快递+电商+供应链”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开工建设11.9万平方米的智慧云仓、供应链数据中心,引进深圳怡亚通供应链公司、安徽国药控股、顺丰与普洛斯等大企业、大品牌入驻,为生产企业提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服务,形成现代物流业和供应链聚集。建设集环保科技孵化、环境检验检测工程技术中心和环保教育、培训为一体的“长三角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启动承接区海口片区建设,实施老工业区生态产业化PPP项目,拓展环保产业发展空间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