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

大观区:“八字工作法”推进民生保障与改善不断深入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4-17 10:26     浏览:401次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在推进民生保障与改善过程中,大观区在实践中推行“八字工作法”,即“眼高手低、情深意浓”,让民生保障既有高度又有温度,让民生改善更加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一是“眼高”。从“大处”着眼,宜登高又望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民生保障与经济建设相得益彰。以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在民生保障与改善中体现责任与担当。践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蹦蹦床”服务理念,让民生底线既能“兜”住底,又能“托”起来。紧扣《安徽省2019年民生工作要点》,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强化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提速加力,进一步树立“大民生”工作格局。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组织实施好33项民生工程,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工作。围绕“六稳”目标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

  二是“手低”。从“小处”着手,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把“三严三实”贯穿到改善民生全过程,坚决破除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好高骛远,务实推进民生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住群众最急、最忧、最难、最怨的问题,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补齐民生短板,接地气、实打实,坚决摒弃“高大上”。继续压缩一般性公共支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以政府“紧日子”换老百姓“好日子”。持续完善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实现“三最”目标,即年初最先安排、预算最足保障、资金最快拨付。把民生工程工作纳入区委常委扩大会议调度内容, “两清单一办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考核评价办法)“点对点”每月调度推进,精准靶向,提高实效。实施第三方每月“全程跟踪”式绩效评价,为工程实施安装“电子眼”,变“被动解决”为“主动倒逼”。不断创新民生工作理念,从打造一个“微公园”、建设一个“微广场”入手,积极开展“点单式”、“滴灌式”、“一站式”、“走亲戚式”等民生微服务,持续下移服务重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要“情深”。“一枝一叶总关情”,常怀为民之心,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需求摆在第一位,实现对接群众需求“精准化。切实强化群众参与民生工程权益保障,落实知情权、维护参与权、强化监督权、保障受益权。搭建政民互动沟通的“桥梁”,积极创新民生工程群众参与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民生工程建设、管理、运营、监督等整个环节,群众既是“获得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监督者”、“管理者”,让群众有更多“当家作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目标,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打好民生“温情牌”,打响民生“温度战”,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多一些共情、少一点同情,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些高高在上。

  四是“意浓”。春风十里,逐梦前行,民生改善永远在路上。健全区委领导、政府负责、财政牵头、部门主管、乡街实施的责任体系,健立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人大政协视察、第三方绩效评估、社情民意调查、舆情管控、民生工程监督员等制度体系,在全区上下营造“为民生”、“说民生”、“干民生”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坚持财政投入、企业收缴、社会捐助、村集体资助、村民自助相结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公私合营、租赁等多种管养形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民生工程建养,实现民生建设“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强化民生宣传,加快推进融媒体民生宣传,持续开展民生工程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市场、进社区活动,向群众发放“一封信”、“一张明白纸”,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政策详细解读给群众、把成效真实展现给群众,把民情民意带回来、把意见建议带回来,实现民生宣传从“灌输式”向“渗透式”“浸润式”“共融式”发展,让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走向田间地头、“飞入寻常百姓家”。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