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大观区认真践行“两山论” 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9-12-26 16:33     浏览:414次

  近年来,大观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多路径、多模式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大批绿色生态农产品走上了大众餐桌。2018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生态环保工作先进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2019年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企业13家,“柏兆记”荣获2018年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参展企业金奖。2019年12月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强牌冰鲜番鸭在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一是全力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区长江5公里范围内养殖场20户集中在海口镇,其中专业户以上规模:生猪15家存栏3193头、肉羊1家存栏80只、肉牛2家存栏44头、土蛋鸡1家存栏5000只、番鸭养殖1家60000只。截至目前,3家养殖场已完成关闭搬迁,17家养殖场已按下发的“一场一策”整改意见书完成整改,畜禽养殖环保设施配套及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100%。

  二是扎实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及减船退渔全面禁捕。目前大观区长江干流岸线滩涂无水产养殖,在2018年1月前拆除了皖河沿线4户围栏养殖户,总面积3605亩,拆除围栏网12800米;取缔石门湖围网养殖20000亩,终止石门湖投饵养殖行为,拆除投饵机18台套。强制拆除长江滩涂、皖河沿线网拼20笼,网衣2000余米,清除竹杆600余根,2018年皖河大观水域全面实现无迷魂阵生产捕捞历史;2019年5月底,大观区全面完成564艘减船退渔任务,自2019年7月1日00:00至2030年12月31日24:00止,在长江干流大观水域及主要通江支流皖河大观水域实施常年全面禁捕,提前半年完成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2019年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0.9万亩。

  三是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双减增效。在海口镇红星村建立大观区种植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市区共建示范区,在海口镇巨网村和培文村、保婴村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达2000亩,辐射面积达20000亩以上。安装杀虫灯80多盏,二化螟性诱剂500亩,防虫网6万平方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和化肥深施、机械施肥等施肥新技术,今年新增稻虾综合种养12000亩,减少用药20吨,达到高效生态发展的效果,示范区内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绿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畜-沼-菜”等多种技术模式,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下降;多措并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

  四是打好农村“三大革命”攻坚战。区委、区政府一体化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收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合理配置垃圾桶1000个、垃圾转运车10辆,配备保洁员130名。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成污水处理站9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5公里,整治渠塘39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实现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6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成微动力处理设施或人工湿地,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扎实推进“五清一改”、“五清四乱”,先后开展农村陈年垃圾专项治理,累计清理垃圾1500余吨。开展长江岸线容貌提升行动,对同马大堤沿线村庄乱堆乱放进行了集中整治,清理破旧广告58处、清理乱堆乱放130处,累计130余吨。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