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植保新“农人”甘竹生 致富不忘带乡亲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0-11-07 10:12     浏览:427次

金秋时节,行走在大观区海口镇镇江村,甘竹生指着眼前的成片稻田说:“我把这里的1000多亩土地都划分成块,按照A、B、C、D的顺序进行标注,以网格化方式进行精准管理。”

初中文化程度的甘竹生,系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镇江村套口组村民,曾获2016年安庆市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优秀学员”,其带头成立的安庆市大观区甘氏农业植保合作于2017年被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评为“2017年度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称号。

敢闯敢拼、热心助人

甘竹生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敢闯敢拼,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学习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近些年,在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激励和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帮扶下,他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并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创业,致富后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共同创业致富。

创办实体、不断学习

在国家致富政策的激励下,他于于2015年2月注册成立安庆市大观区红旗家庭农场,吸收周边35户农户入股,流转周边土地1020.5亩,从事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种植及销售,年纯利润达80万元;通过流转土地,使周边原来因为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抛荒的土地成功实现了“三变”,土地承包金每年收益达56万元。为响应国家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16年5月吸收86户农户注册成立了安庆市大观区甘氏农业植保合作社,从事蔬菜种植、组织采购、供应成员需要的农业植保产品,为成员提供植保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该合作社年从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服务农户120余户,服务面积1.25万亩,集中为农户采购农资80余吨,为辖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合作社成员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近300余户农民致富。该合作社是大观区目前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的专业合作社,有效弥补了大观区在统防统治领域的空白。随着合作社业务的逐年增加,他感觉自己的水平越来越不适应日常的需要,好多老百姓来咨询的事情,自己不能很好的进行答复,2015年在镇江村两委的推荐下,参加了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举办的 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2015年参加了安庆市大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电子商务班学习、2016年参加安庆市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班学习、2018年参加了大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社会服务型电商班学习,今年参加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与甘竹生交谈,发现他是一个很乐于分享、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事情没有做不好的,只有没做好的”。短短几年时间,他从一个农作物统防统治门外汉变成统防统治的行家里手,从一个开始流转土地几十亩的农民变成了拥有流转土地上千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蜕变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具有现代农村农业管理经验的职业农民。他努力学习农技农机专业知识,深入农户为民解忧。他对工作履职尽责、任劳任怨。刚从事农业生产时,对水稻种植技术不了解,也不懂得机械操作,他刻苦学习钻研,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参加上级农业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认真实践取得经验,并将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社员及周边的农民。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社员在春耕、夏收、秋播期间,积极引进推广新机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机作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技术到位,从而保证了各项农机化技术推广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他着重加强了农民的技术培训。一方面发挥自己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示范教育,另一方面聘请上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实地指导。近年来,共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培训60期次,印发技术资料8000余份,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据初步统计,通过培训,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达400多万元,科学技术的增收中贡献率占60%以上。

不忘初心、坚持创新

“我是农民的儿子,来自农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为乡亲们做一点事”,甘竹生说,在他的水稻种植基地,催芽机、收割机、插秧机、走动式农药喷雾机等一系列新型农机一应俱全,能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派上不同用场;最近,他正准备与镇上的其他几位种粮大户一起,组建农业商贸有限公司,创设统一的品牌和销售渠道……

而在安庆市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彭梅看来,“甘竹生带头成立的安庆市大观区甘氏农业植保合作社,不仅给村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更激发了村民谋求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我区开展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更好的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探索了新途径 。”

“虽然,我目前通过自己的双手,每年有50多万元的收入,但看着周边还有不少没有富裕的群众,说心里话,我很不是滋味,但我的能力有限,心有余力不足。我经常教育儿子,致富不忘相邻,在我的鼓励下,我儿子甘浩大学入伍转业后,回到家乡,也成为一名“农三代”,于2017年2月将原由我担任负责人的安庆市大观区红旗家庭农场变更为他,我们家的事业后继有人了。我不认为新时代的农民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在我眼中,它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民以食为天,国家连续多年的1号文件都是讲农业农村的,我很自豪我是农民”,甘竹生笑着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会永远记得总书记的嘱托,教育儿子不仅要带领好合作社的成员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种好地,更要做好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羊,植保行业的先行者。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