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凝聚思想共识 奋力担当作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创建新征程上建新功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11-22 09:31 浏览:504次
连日来,大观区各级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职工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理解把握大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切实做到理论上弄懂、行动上落实、工作上创新,把大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凝聚思想共识 奋力担当作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创新新征程上建新功。
一是准确把握省党代会精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专门下发通知,就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行安排部署。党支部迅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并认真准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全力冲刺年度目标。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压奋进,全力冲刺后2个月,以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作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1-3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517元,增长约11.1%,城区第一。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产值8.465亿元(其中:农业4.91亿元,牧业1.22亿元,渔业1.61亿元),同比递增9.91%,与市持平、一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79万元,增幅300%,全市第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5万亩,总产量3.75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从11月开始,实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周通报制度,每周对“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防返贫监测等重点工作情况进行量化通报,督促乡镇、村居加快各项工作进度、强力推动落实。
三是认真做好后评估有关工作。要求各乡镇村居对脱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情况进行逐户核查,确保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不出任何问题。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要求对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一户一策,落细落实帮扶政策,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建立“区乡村组”四级网格577个,对13978户农户开展动态监测,印发《大观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了“1+13”防贫监测工作机制,截止目前,共开展3次数据共享,反馈预警数据3235条,各级网格员、帮扶责任人常态化入户走访17000多人次,摸排农村自住使用房屋2748户,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房屋,乡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9897人,参保率97%以上,加大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力度,累计拨付救助金36.05万元,覆盖769人次。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两个乡镇共签约17752人,实现低收入人员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100%、慢性病管理全覆盖。为133名学前教育阶段困难幼儿发放国家资助金6.65万元,289名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费8.54万元,全区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完成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任务5处,覆盖3万余人,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共42.3万元,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海口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广成圩内5个村、5000多户群众用上城市自来水,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III类水标准以上。
四是切实加强工作谋划。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在调整完善政策的基础上搞好衔接。在大产业振兴方面,投资10亿元,与杭州聚光科技公司合作打造长三角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区,一期核心启动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永强番鸭产业园观云路基础设施项目已进场施工。采取“EPC+F+产业导入”开发模式,高标准打造1.95平方公里长三角绿色农业产业园。安庆市大森林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获批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三变”产业项目18个,村集体收益年增收770余万元,参与农户分红185万元。在稳岗就业方面,全面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举办“迎春送暖稳岗留工”网络直播招聘会、“四送一服”专场户外招聘会等38场,提供就业岗位10945个,达成就业意向1137人。开展SYB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78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5人次。在加大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方面,出台《大观区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组织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摸排,不断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数据,初步摸排低收入人口1154人,其中,919人被纳入农村低保。实施临时救助213人次,拨付救助资金28.72万元。为349名低保内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2.54万元,为95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56.75万元,为434名困难精神残疾人发放43.4万元药费补助。建成运营3家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暨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中心。在加大社会帮扶方面,创新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印发《大观区“多企帮一村、合力促振兴”实施方案》,32家优质企业定点帮扶全区17个村。通过微信、网站等多渠道,开展“汇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传,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开展消费帮扶、直接捐赠、产业帮扶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乡村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大对口帮扶方面,出台《大观区结对帮扶太湖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引导10家太湖农业企业参加大观第四届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销售总额超18万元,意向采购金额超百万。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区直有关单位及两家优质企业前往太湖县开展互商互访,给予6万元支持太湖县重点村发展。区教体局连续3年安排3-5名优秀教师到太湖支教,支持太湖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五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要防止松懈厌战思想,像抓脱贫攻坚那样继续尽锐出战,让低收入人口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赶上来。区乡村振兴局全体党员干部将大力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提升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和过硬的素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创建新征程上再建新功。(撰稿人:潘兴贵 审稿人: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