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

海口镇安原社区:“小厕所”改出“大民生”,“生态美”助力“生活美”

来源:海口镇     发布时间:2023-07-12 10:10     浏览:829次

近年来,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安原社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及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将农村厕所改造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以“三清四拆”为抓手,统筹推进、多措并举、科学部署,清脏治乱同步进行,“小厕所”改出“大民生”,“生态美”助力“生活美”,乡村振兴焕发新的活力。

守护好家门口的塘 当家塘真“当家”

“横亘在安原社区红星、红卫两组之间的这口塘,几年前还能看到村民在河边洗衣服、洗菜的身影,后来河边时有异味、夏天蚊虫到处飞,任谁路过都要捂紧口鼻、加快脚步。”家住在附近的网格员胡龙学先前是这样介绍这口塘的。

安原社区以当家塘治理为契机,各网格分别成立人居环境监管小组,由各片网格员担任组长,组织党员、离退休村干部等带头发挥示范作用,监督生活污水处理、道路清洁、家庭卫生等方面的情况,杜绝污水直排环境、生活垃圾乱投乱放。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吸纳合理诉求,努力推动乡村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等一体化运行。通过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维管护,按照“沟塘成型、清淤见底、岸坡平整、水面干净、环境同步、管护到位”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清理“脏乱差”当家塘11口,治理污水沟约3千米,拆除乱搭乱建、无功能建筑共8个。

短短几个月,岸两畔加固后的坡面上已经种满了绿植,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根系还能净化水质、固定土壤,当家塘的储水、灌溉、观赏功能也重新发挥,真正“当起了家”。正值初夏时节,岸边草木葳蕤、河水碧波荡漾、村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胡龙学笑着说道:“现在家门口环境变好了,我每天出门都哼着小曲。村规民约里面都写着呢,要‘热心公益、保护环境’,这家门口的塘我一定会带领大家一起守护好!”

持续提升建管水平 推动厕所革命

“现在上厕所,冬天不冷,夏天不臭,每次冲干净只需要少量的水,孙子孙女回村都更勤快了,我要为厕所革命点赞!”“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钱,政府全给掏了。”在改厕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总能在各村民小组听到这样类似的声音。

“高品质生活”的实现,得益于安原社区党总支开展的“厕所革命”。自2020年起,在海口镇政府的倡导、社区两委共同努力以及周围群众积极反馈的声音中,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安原社区改厕共计304户,普及率达到80%以上,做到应改尽改、应用尽用。

为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改善人居环境,社区两委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在入户宣传中逐渐提升群众卫生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户逐厕开展问题排查工作,分类细化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及台账,建立健全改厕长效机制,不断“回头看”,确保情况底清数名、问题真改实改。

突出村民主体作用 擦亮环境底色

创新“积分制”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村级统一积分认定标准,建立个人积分账户,开展“美好庭院”称号等相关评比树立正面典范,做到奖罚并惩、奖罚分明,村民可以利用账户积分通过“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如米面粮油等。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常态化工作,鼓励村民自觉采用节能、节水、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鼓励村民投工投劳。以“积分制”贯穿乡村治理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不仅有效破解群众参与难、积极性低、管理难等问题,给乡村治理注入了广大的群众力量,也让乡村治理成果真正做到了人人共享。

在全村党员同志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安原社区逐步实现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环境美向生活美的转型升级,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