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丰收 ——一节别样的语文课
来源:大观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1-14 14:56 浏览:1045次
皖河农场的秋天是多彩的,更是丰收的。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谷香弥漫了整个田野。近日,皖河中心学校周桃凤老师将二年级的孩子带进田野,上了一节別样的语文课。
在一望无垠的稻田间,孩子们正在自由观察,“稻谷是黄色的,摸起来很粗糙,但大米是晶莹剔透,这是为什么呢?”“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外表不好看,但心灵很美好啊!”“一棵水稻上能结这么多稻粒啊!我想数一数。”“你要这样五粒五粒地数,会快许多。”“看,他们都低着头,像是在给我们鞠躬。”“不是给我们鞠躬,是给农民伯伯鞠躬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在金黄的稻田边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想的想,说的说,问的问。像是在上语文课,又像是在上数学课,还像是在上生物课。在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建立起语文学习与大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轰隆隆,收割机来了,孩子们一阵欢呼雀跃!数台割稻机在稻田里有序地转圈操作,孩子们看得入了神。“老师,这种割稻机好大、好方便呀,我爷爷是用镰刀收割。”“你家稻田面积小吧,小面积更适合人工收割。”“老师,它好神奇,边把稻谷吞下去,边吐出稻秆和稻叶,而且动作很迅速。它是怎么做到的呀?”“我们要先了解它的结构……”为了让孩子们便于理解,周老师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用故事的形式讲解给孩子们听,还讲了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在这沉浸式的互动中,不一会,这边的稻田就收割完成了。趁着割稻机停止工作,工作人员休息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向割稻机边,仔细查看起来,几个调皮的男生恨不得爬上去当驾驶员呢。“老师,这里面的稻谷满了该送到哪里呀?”一位细心的女生问道。“你们猜猜会送到哪里呢?可以观察周边的环境来猜测。”孩子们立刻当起了小侦探观察起来,并且说得有理有据。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孩子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我也要试!”师生们来到了稻田附近的小仓库搬运稻谷。看到这堆成金山似的稻谷,孩子们跃跃欲试,拿起农民伯伯手中的塑料铲,接过小推车,一副干活的架势。你一下,我一下,有模有样,有说有笑。其实,孩子们缺乏的不是劳动的兴趣和能力,而是锻炼的机会和毅力。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皖河中心学校的老师们结合学校地理环境优势,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在各种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撰稿:周桃凤 审核:陈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