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聚焦AI赋能 深研应用之道——高琦小学召开期末行政调研报告交流会

来源:大观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04 20:43     浏览:215次

  7月4日上午,高琦小学行政调研报告交流会于综合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围绕AI赋能课堂的观课思考,谈人工智能辅助课堂实施策略。全体行政人员及工会、团支部代表参加会议,校长刘和润主持会议。

112.jpg

  

  方家宁分享了在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活动”中两节示范课的技术应用,但他也提出,当前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局限于基础功能,高阶应用因技术门槛高、制作周期长难以普及。对此,需依托技术迭代优化教学适配性、加强教师培训、推动教师自我提升,在把握AI赋能机遇的同时应对挑战,以创新姿态推动教育变革。

  ‍

11.jpg

  邓忻以《AI赋能童话课堂》为题,从AI技术在教学中具体应用方式、实际产生的效果及潜在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深入探讨。AI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但也要提防过度依赖技术,未来的AI课堂应在工具性与教育本质之间寻求平衡,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22.jpg

  丁馨媛就市级开放日《校歌嘹亮,童声飞扬》一课谈听课感悟,她表示,AI赋能教育具有巨大潜力,未来的AI课堂应更有温度与引导性,既优化AI交互逻辑,又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当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定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33.jpg

  汪曲谈到,AI技术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其一,突破传统场地限制,借多媒体与AR/VR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其二,重塑教学模式,推动个性化教学激发兴趣;其三,发挥可视化、智能化优势,化解教学难点;其四,作为教学助手实现因材施教。但AI教学存在削弱思维、减少互动、无法感知情绪等问题,因此,探索AI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55.jpg

  胡奇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实际,探讨AI在教育应用中的弊端。他指出,在课堂实践中,AI生成的教学内容虽高效便捷,但同质化严重,也无法精准适配不同班级与学生的实际学情。此外学生若过度依赖AI辅助解题,面对灵活多变的题目时,自主思考与创新应变能力会明显不足。

66.jpg

  郑益华认为,情境化教学与跨学科项目技术的实施,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与教学效率,但需警惕技术应用的陷阱。她还强调,AI与教育的结合,绝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一场重塑学习本质的革命。AI技术不是教育的“魔法棒”,而是“脚手架”,唯有以学科本质为根,以学生发展为本,技术才能真正赋能课堂,实现从“融合”到“创生”的跨越。

77.jpg

  与会人员立足教学管理一线实践,围绕AI技术的教育应用展开深度对话,既有经验分享的务实探讨,也不乏理论思辨的智慧交锋。其中吴雷从教育本质出发,强调AI是双刃剑,教师应合理应用,以思维与素养培育为核心;谢媛媛结合管理经验指出,课堂是育人根基,唯有坚守以生为本,反思技术适配性,方能激活AI教育价值。大家一致认为,面对AI技术大革命,教师和课堂的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努力,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在新时代的教育浪潮中,充分发挥AI技术的优势,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00.jpg


  会议最后,刘和润作总结发言。他强调,面对技术革新,教育工作者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主动接纳新技术,并不断优化应用,将其转化为教学创新的强劲动力;同时要勇于直面挑战,始终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要立足教学实践,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在新技术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撰稿:丁馨媛 初审:叶文荟  复审:汪曲  终审:刘和润)

111.jpg


113.jpg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